牌表特工隊

原文:The Pod People
作者:Adam Cetnerowski
翻譯:李驥

牌表特工隊

在本文中,我會向大家介紹一種牌表的排序方法。它特別適和用在有數個輪抽桌(POD)的限制賽上,例如:大獎賽(Grand Prix)和專業賽(Pro Tour)。眾所周知,讓牌表以桌號排序,會比按姓名來排序更為便捷(並能減少錯誤率)。這篇文章會告訴大家這個方法的演化過程(包括嘗試以及失敗的例子)。藉此機會,我特別向在 PT塞洛斯PT天神創生 中協助我測試這方法的裁判們,致以最高的感謝,特別是 Damian HillerKim WarrenDavid de la Iglesia, 以及 Riccardo Tessitori.

Birthing Pod

在正式開始介紹這個流程之前,我想先列出這種方法的優點:

  • 用輪抽Pod號碼來排序的話,排起序來相當快(最多也就是50個號碼)。而且不佔地方。
    (編者按:因為同一個pod裡面不需要排序,只需要把同號碼的放在一起,所以會快7~8倍。)
  • 檢查是否所有的牌表都交齊,也會變得很容易。只需要簡單數一下是否每個Pod都有8(或7)張牌表就好。
  • 牌表會被自然地分成數疊。故,不論是清點數量還是隨機抽桌查牌表,這種方式都比用姓名排序更容易。
  • 能更快地找到特定牌表(媒體與套牌檢查用),因為每對牌表都來自相同的那疊(對局雙方都一定是同Pod的)。

Mortarpod

預備工作

採用這種方法前,必須要先做一些的預備工作。(但,實際工作量並沒有比其他“傳統方式”要多)你需要準備下列物品(大部分可以直接問記分員要):

  • 按牌手姓名排序的,且帶有Pod號的牌手名單(舉例來說,就是配對板上所張貼的內容)。儘可能將這份名單貼在套牌檢查站後的牆上。
  • 按Pod排序的牌手名單(舉例來說,就是裁開並放在輪抽桌上的名單)。
  • 帶有數字區間的白紙,每張列出12個Pod(1-12,13-24,等等)直到最大的Pod數。如果你的Pod數量不多,你可以按6個Pod一堆來分。
    (譯註:按個人經驗,Pod數在100左右時,按1-6,7-12分檢索更方便)
  • 預先印有Pod編號的牌表,Pod號後須帶有空白橫線,如果預打印不行,你也可以手寫Pod編號。
    (註:按100個Pod來算,寫完800張牌表所帶POD編號的時間大約20-30分鐘)

接下來,你要

    • 將牌表放在輪抽桌上,上覆Pod編號。讓牌手在抓完最後一包補充包後,自行拿取牌表。(記得讓喊輪抽的裁判,在完成最後一抓後,宣告這事。)

      原因:約有半數的牌手記不住自己是哪個Pod的。事先在牌表上寫下Pod編號,可以節約之後的時間。而且在牌表的特定位置統一寫好編號,也便於之後排序。

 

    • 在輪抽開始後,再去讓計分員打印按姓名排序的牌手名單以及按Pod排序的牌手名單。

      Players by Name with pod number

      原因:這個時候記分員比較空閑。而且,遲到的牌手可能會改變一些最尾Pod的組成。

 

  • 在套牌檢查用桌上,將Pod區間攤開,以便之後給牌表排序。

Processor

開始幹活

當組牌時間開始時,安排1-2位裁判到牌表收集處。餘下的裁判可以分布於整個賽場,以便等會收取牌表,或發放後備的新牌表(比如牌手忘記拿牌表,或是填錯太多)。當牌手都組完牌時,讓裁判回來幫忙給排序牌表。

排序的部分很簡單:根據牌表上的Pod號,把牌表放在相應的Pod區間處即可(第1-12個Pod,第13-24個Pod,等等)。最後你大概會得到4-5疊,每疊100張的牌表(如果你用按6個pod一組的區間劃分,一疊大概50張。)。在此過程中,安排一位裁判專門處理沒有Pod號的牌表,或是Pod號有誤的牌表(比如Pod號比最後一個Pod的編號還要大)。

然後,每個裁判拿一疊(按區間分好的)牌表,再把牌表按Pod號再分一次(譯註:排好後,記錄下哪些Pod有缺少牌表即可)。最後,你會得到一疊牌表,每疊牌表會有數個Pod,而每個Pod會有8(或7)張牌表。

接着,根據按Pod排序的牌手名單,再找出哪個pod少牌表,少的是誰的牌表。從牌表張數不對的Pod開始排查,這樣你可以在輪抽第一輪開始時就進行套牌檢查。你不需要把同一個Pod裡面的牌表再按姓名排序【註:如果每疊牌表的總張數正確,那麼你就集齊了所有的牌表。】(譯註:有時牌手會在完成輪抽後,第一輪開始前就退賽,對於退賽的牌手,可以在牌表上註明後,依然將其牌表匯總於各疊牌表中,以便清點總張數,因為記分員無法實時更新退賽人數)。

Bucket sorting the lists by Pod

原因:先按區間分,再把區間按pod分,會比直接按pod分要快。只要你看到某個Pod有8張牌表,那麼這個Pod的牌表就都齊了,再按姓名排序並無太大意義。從8張裡面找1~2張是很快的事。我推薦以12個Pod為區間來整理,因為打印出來的“按Pod排序的牌手名單”,一張剛好就是12個Pod。每人拿1張名單,就能獨自搞定了。

 

見證奇蹟的時刻

現在我們已經排序了牌表,便可以享受如下的便利:

  • 在做套牌檢查,或是為了焦點對局抽取牌表時,我們只要檢索相應牌手的Pod號,然後從8張牌表中選出特定的牌表即可。
  • 媒體需要某個pod的所有牌表時,我們也可以簡單地將整疊牌表交給工作人員。
  • 在清點牌表時,他們已經按半隨機的方式排序好;而且可以很快地完成清點,減少錯漏。因此一個裁判可以很快地完成一個Pod的清點工作,然後繼續清點下一個Pod。

如果輪抽是第一場的比賽(比如PT第一天),Pod應該是亂序的。如果是晚一些的賽制(比如PT/GP Day2的比賽),那麼我們就可以根據整理好的牌表,方便地根據牌手排名來統計的某些特定Pod。

原因:通過按姓名排序的牌手名單,可以快速檢索到該牌手所在的Pod號,然後你只要從8張牌表中找出2張即可,而不必在所有牌表中翻檢。如果媒體人員知道所報道的焦點對局Pod號,那我們連第一步都省掉了。而且在檢查套牌時,裁判也不用聚在一起為翻同一疊牌表而手忙腳亂。

dodecapod

謝謝你們,女士們,先生們!

我以及其他嘗試過此方法的裁判,均發現此法更為高效,且能確保所有牌表均已上交。一旦我們了解了整個系統,我們便能快速地給所有牌表排序。將套牌登記表交給媒體,並能在第一輪結束之前就完成所有的排序。(譯註:我在GP名古屋的時候嘗試了這一做法,在只有4個組員的情況下,我大約花費15分鐘完成了93個Pod的牌表排序,並找出了所有缺少牌表的牌手姓名,來讓套牌檢查組進行檢查)。

在〈牌表特工隊〉中有 1 則留言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