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章(中文站)

歡迎大家來到裁判文章(中文站)!

本站主要提供最新的中文裁判文章。大部分的文章是由炸雞字幕組的同好們翻譯《裁判部落格》,也有部分文章是由裁判們撰寫。

歡迎大家投稿。

投稿方式:Alex
QQ : 24555431
Email :  yohjikoudo@gmail.com

 

最新文章

藍衣魅影,詭計盛行。唯有犧牲,才能終止這些公然的暴行。

都是娜爾施的鍋……

娜爾施

火花之戰里有許多帶有靜止式異能的鵬洛客,諸如娜爾施等,他們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這些異能真的很容易被遺忘,而且其中一些甚至直接修改了遊戲規則。此類異能是很多牌手呼叫裁判,或被判“違反遊戲規則”的根源(如果是娜爾施的話,則是“非公開牌張失誤“)。

關於如何應對這類問題,我收到了很多建議——從修改溝通交流原則,到修改牌手所應承擔的義務。最後,我覺得採用少量的修正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希望這會使情況有所改善。

第一步是將娜爾施所能引發的後果排除在“非公開牌張失誤“以外。大部分人都認為,場面上存在着一張牌——卻需要對手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才能避免錯誤發生,這並不容易意識到。這不意味着我們認為牌手頂着對面娜爾施公然施放卜卦之後還理應收回,但我們希望,在錯誤變得難以修復之前,娜爾施的操控者能提前對將會發生的事情加以提醒,阻止對手違規。“能夠讓對手展示手牌並棄掉其中最好的一張“,這種潛在的可能性的會使牌手選擇沉默成為上策,也使娜爾施得到了來自IPG的加持。因此我們在“非公開牌張失誤”的章節種增加了一行,定義了以娜爾施(或其他改變遊戲規則的異能)為錯誤根源的違規不再適用於“非公開牌張失誤”,而是視同一般的“違反遊戲規則”處理。

第二步則是更新了方針,說明何時應當用雙方各獲得“違反遊戲規則“的判罰來取代過去”未維護遊戲狀態“的判罰。我們現在明確將由對手操控且能改變遊戲規則的牌張作,為判斷的關鍵要素。這符合常理,因為這些異能通常非常隱蔽。如果這類牌的操控者亦不能及時意識到錯誤的發生,則應由雙官方牌手共同承擔後果。

通過這兩項修改,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更具有防範未然的動機,在娜爾施導致的違規發生前加以阻止,同時即使錯誤發生,其修正方式的懲罰性也減輕了。

套牌問題

我和裁判界的大觸Kevin Desprez在倫敦討論了如何對“套牌問題”的處理方法進行改進。過去對一些邊緣案例的處理有些不盡人意,尤其是與“牌同時展示在雙方玩家眼前”有關的案例。我們模擬了各種解決方法後發現最科學的那一種,呃,看起來很像“非公開牌張失誤”。如果我們用相同的修正來解決“套牌問題”將會如何?能行!

不過還是有幾種升級的路徑。套牌里某張牌的數量比主牌里的數量多並不會讓你逃過一劫,且我們也需要適當的升級來防止牌手呈現數量不夠的套牌。我們後文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但其他事情都能交給對手解決。

現在我們對“套牌問題”的修正方式是,找出所有應該在套牌里的牌,和不應該在套牌里的牌,然後對手決定它們應該被放在哪裡。探查的時候展示出了一張備牌?你的對手決定哪張主牌才是它。手上有一張備牌?你的對手決定用哪張牌替換它。

我們的這種修正方案可以避免,牌手有機會通過“發現備牌後不立刻指出”而獲利,但仍一種情況例外,需要設法解決。如果對手之前見過了一張備牌(通過逼從或通過手術摘除——或者更糟——一張已經被使用出來的備牌),並基於這些信息作出了某些決定?此時修正遊戲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無法恢復公平。於是,我們在“違反交流原則”中增加了相關內容。現在,如果裁判認為牌手因為看到了對手的不應該出現在套牌中的牌,並為此做出了策略上的決定,則判罰升級。

倫敦調度

倫敦調度開始實行了。為了兼容的調度規則的調整,我們修訂了與調度失誤相關的章節。修訂後——我該說刪減後,有兩種方式可以在倫敦調度下犯包,抓了8張牌,或在遊戲開始前沒有放一張牌去牌庫底。

抓了8張很好解決,讓牌手進行再調度就好了。忘記將牌放回牌庫底會難一點,現在牌手已經知道對手是什麼牌了,這帶來了優勢,尤其是在一個地脈齊全的標準構築中。處理這種情況的最佳方式是視同“非公開牌張失誤”處理,因此我們就這麼做了。

我們也是有良心的

多年以來,我們常常討論也許該對在遲到一分鐘以內落座的牌手刀下留情。這麼做對於大型比賽而言的問題是,如果這成為一種政策,牌手將不急於落座直到比賽開始一分鐘時,這還不如之前呢。但是如果我們只原諒牌手的第一次遲到呢?這看起來還行。因此對於牌手第一次遲到一分鐘內的判罰現在降級為警告了。如果還有第二次,則再獲得一個警告,但這第二個警告因為比賽失誤的升級,變回一盤負。

狀態共識

有些意見建議指出,應該規定牌手對“狀態信息”需誠實。還有人建議,法術力池中的剩餘法術力應被納入“狀態信息”。這很有道理,我們要求牌手聲明自己的溢出法術力,如果長期以來都會如此,那麼我們希望它是可見的。(我曾經見到風暴牌手試圖通過口頭聲明自己的法術力,這可不太妙。)

這麼改帶來的一個附贈好處是,行事簡化章節移除了關於帶X的咒語的內容。法術力成為狀態信息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

其他

  • 修改了改變區域的觸發之修正的措辭。明確了最後的區域與起始區域無需相同。例如,偷襲的延遲觸發異能不會被遺漏。
  • 額外看牌在上次更新時修改為對意外看到的備牌同樣適用。不過這影響到了博默區訊使這類的牌,因此我們對這部分稍作修改,限制了對從牌庫中看到牌張時的修正。
  • 從技術上說,當一個牌手讓過回合時,對手可以通過聲明自己要在第二行動階段做事以停留在這個回合直到比賽超時。這顯然不是我們新的回合結束政策的意圖,因此我們做出了調整以堵住漏洞,現在它可以符合預期的運作了。
  • 我們真的不在乎牌手是否在標準構築中意外使用覆雪地。修正即可,無需判罰。
  • 衍生物的展示章節從“遊戲標記物”移到了“遊戲用具擺放”,它更應該出現在此處。這也意味着如果一個牌手擺放token時出現差池而導致對手基於錯誤信息做出動作,則可能會落入“違反交流原則”的違規中。(比如一個骰子的橫置/未橫置狀態。)

 

 

這就是本次更新的全部,感謝所有提出過意見和建議的人。特別感謝Kevin Desprez, Isaac King, Matthew Johnson, Alfonso Bueno, Joseph Steet, Florian Horn 和 Sara Mox。享受新的核心系列吧,我們秋天的系列再見。

 

Translated  by Zhang Yi.
Reviewed   by Alex Yeung.

Q:我應該怎樣支持Judging FtW欄目(David Elden的裁判博客,內容包括新系列規則與方針詳解專欄等等)?

A:如果你喜歡這個欄目,你可以在Twitch、YouTube或者Twitter上關注JudgingFtW。好了,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閱讀全文…)

改變遊戲規則的靜止式異能

本系列的眾多鵬洛客都具有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被動異能,會限制對手的行動(安戈斯、安梭苛、多溫、卡恩、克蜜娜、娜爾施、多美代、泰菲力、泰佑、提勃)。這些牌大多限制可用,一部分在構築乃至永恆賽制中也被高頻使用。

有人擔心這些異能時常帶來因“違反遊戲規則”或“非公開牌張失誤”而引發的警告判罰,對遊戲的娛樂性、體育精神,甚至比賽的公正性都造成了不盡人意的後果。

在本系列發售後的第一個競爭級別標準構築賽事中,的確出現了不少與鵬洛客相關的警告判罰,但尚未達到令人擔憂的範疇。我們正關注着這個問題,也討論過不少解決方案,但是在現在,我們認為這類問題還不需要特殊處理。

我們鼓勵比賽的主審們提醒牌手,多加留心對手鵬洛客的靜止式異能。

 

覆雪基本地

摩登新篇帶來了六月飛雪,華麗麗的大畫覆雪基本地隨之而來。一些牌齡不長的牌手可能會嘗試在標準構築賽或非摩登新篇的限制賽中使用這些地。

然而由於覆雪基本地並非這些賽制的可用牌,所以這些牌手的套牌從理論上便屬於非法套牌。一旦被裁判發現,或者在對局過程中出現在對手的視線下,判罰會是“一盤負”。但是,考慮到在上述賽制中使用覆雪基本地並無好處,我們建議將判罰降級為“警告”,並讓牌手用普通的基本地換掉這些覆雪地。

注意,在更老的賽制中(例如摩登),使用覆雪地但牌表並未登記覆雪地(或反過來),或在摩登新篇限制賽中使用了不屬於自己牌池的覆雪地,依然應判以“一盤負”。特別是最後一個例子,你應當針對是否存在“作弊”而展開調查。

 

特殊牌張的判罰

 

爭議計劃

若牌手在聲明增殖或使用動作增殖之前就抓了牌,則應視同他們選擇不對任何永久物進行增殖。

如果牌手先抓牌,那麼他們就有機會接觸到額外信息,所以MTR4.8中的“反悔”章節不適用此情形。

如果牌手的動作流暢,並且你相信其意圖清晰,則MTR4.3中“次序不當的行事順序”有可能適用此情形。
需要注意,雖然有很多牌張都會影響牌手選擇增殖對象,(特別是在限制賽中,以暮蓬特務或者飄萍為甚,也有其他牌或牌張組合也會從中得利)。一般來說,如果你懷疑牌手的意圖並不是“增殖自己所有的能增殖的,不增殖對手任何東西”,這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次序不當的行事順序”並不適用。

並不是說牌手必須物理上先放豆才能抓牌,只要他們意圖清晰,比如聲明“增殖我的兩個生物”,然後抓牌,然後再進行放指示物的動作,這也行得通。

 

灼熱先知

灼熱先知 只有一個觸髮式異能,但這個異能會做兩件事:物理上立時可見的動作(占卜),和不可見的(+1/+0)。
據IPG2.1,如果這個生物的操控者在施放非生物咒語時忘記占卜,這並不意味着整個異能被遺漏,而根據MTR4.2,我們應認為其占卜後將牌留在牌庫頂。牌手仍可以受益於“+1/+0”的部分,只要在對遊戲狀態產生可見影響之前,聲明自己意識到力量值的增長即可。

 

復耀飛羽和休論烏金

這兩張牌的異能都將一張牌從一個區域移動到另一個區域,並設立了延遲觸發再將牌移到第三個區域。這雖然與IPG“遺漏觸發”中新修訂的關於改變某物件區域的敘述並不吻合,但處理方式是相同的:這類觸發不會過期作廢,在被指出後仍會結算,時機為在下一次將有牌手獲得優先權時,或是在下一個階段開始、有牌手將獲得優先權時。

我們將在未來更新IPG中的相關敘述。

 

本文由 Florian Horn編輯, Alfonso BuenoKevin Desprez共同撰寫。

 

Translated  by Zhang Yi.
Reviewed   by Alex Yeung.

Q:我應該怎樣支持Judging FtW欄目(David Elden的裁判博客,內容包括新系列規則與方針詳解專欄等等)?

A:如果你喜歡這個欄目,你可以在Twitch、YouTube或者Twitter上關注JudgingFtW。好了,下面我們言歸正傳!

(閱讀全文…)

所有專欄

政策透析 Policy Perspectives

“政策透析” (Policy Perspectives)是由美國的5級裁判Toby Elliott主筆的專欄。這個專欄為大家就政策及流程,提供最新的情報,以及一些有趣的話題。

(閱讀全文…)

What's up, Docs?

“說文解檔”( “What’s up Docs?”)是由法國的5級裁判Kevin Desprez 負責的 。

其目的是為了詳細地解釋一些“比賽規則”、“違規處理方針”,以及它們之間的千絲萬縷的關係。

因為只有先理解了整個系統,我們才能更好地展開建設性地反思。

(閱讀全文…)

規則小貼士 Magic Rules Tips

由美國的3級裁判John Stansfield帶領的Rules Tips團隊每天會為大家提供關於規則(主要是標準賽制)的小貼士。

(閱讀全文…)

顱內植入 Cranial Insertion

關於顱內植入
很久以前……
顱內植入是現存時間最長的萬智牌規則專欄。後來,自2015年3月起每周一更新。多年來它由一組作者每周輪番撰寫,並由眾多譯者翻譯成逾十餘種語言版本。

這個專欄的目的是幫助萬智牌玩家讀者——告訴你適用於每個人的遊戲規則,從最普通的家庭遊戲到大師們的專業賽對局,除此之外,還有競賽規則和政策知識。為了讓這些內容更易記憶,作者們會選擇適當的(有時候會不適當)搞笑風格來寫作。

(閱讀全文…)

裁判文章 Judge Articles

收錄各式各樣、各種各類,由各國各地區,各個級別的裁判寫的文章。

(閱讀全文…)

左右互搏 Two-Headed Giant Release Notes

從《起源》開始,我們會在這個專欄發布雙頭巨人賽制的發布釋疑。這是對官方釋疑的一個補充版本。裁判和牌手都可以參考這份釋疑。我們強烈建議你在去打雙頭巨人比賽前,在飯桌上看一遍這裡的內容。

(閱讀全文…)

戰場融爐 Battlefield Forge

“戰場融爐”是一個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比賽報告的專欄。

(閱讀全文…)

收錄由大中華區裁判原創的文章。

(閱讀全文…)

老馬識途是由杭州的李思揚主刀,秉着面向各位萬智新人的初衷,主要內容是各類萬智入門的知識、規則的講解、各種相關問題的釋疑。

(閱讀全文…)

收錄新系列的規則和方針詳解文摘。

(閱讀全文…)